体外试验检测项目:
嗜中性粒细胞检查:嗜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主要功能是吞噬外来侵入的病原体,并且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免疫功能,嗜中性粒细胞的临床意义主要是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嗜中性粒细胞超过正常范围值,则表明身体存在感染性疾病,比如上呼吸道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特殊的血液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指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或绝对数量。正常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在血液中的百分比一般较低,通常低于5%。如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机体存在某种炎症反应或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的原因包括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寄生虫感染如肠道寄生虫感染。
总IgE检查:IgE是存在于人体的一种免疫球蛋白,正常人的血清中仅有少量的IgE球蛋白,如果超过一定的数量时,则可引起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当血清学检查显示总IgE水平大于5000ng/ml,患者可能存在寄生虫感染。血清总IgE并非专门用于变态反应的测定,在肿瘤、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时,IgE的水平也可存在异常。需结合临床及其他辅助检查,予以诊断。
特异性IgE检查:一种能与某种过敏原特异性结合的IgE,称特异性IgE,因此对寻找变应原有重要意义。
血清过敏原总IgE、特异性IgE检测只能检测速发型变态反应,即Ⅰ型变态反应。
体外实验过敏原组分特异性IgE检查
过敏物质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人体对某样物质过敏,其实质是对其中的某些蛋白质过敏。同样是对某一种物质过敏,由于该物质中不同的过敏原蛋白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点,因此对同一种物质中不同的蛋白质过敏,其诊断、治疗与预防都是不同的。
过敏原组分检查就是使用单体过敏原蛋白来鉴定和识别患者过敏物质中致敏的单个过敏蛋白,被称为组分诊断,又称为分子过敏原诊断,具有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是过敏性疾病精准诊断和治疗的方向。
1、花生过敏,要组分检查。如果Ara h2(糖蛋白)阳性,易发生过敏性休克。小麦过敏,如果Tri a19(醇溶蛋白)阳性,易发生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
2、牛奶过敏,要组分检查。如果Bos d 8(酪蛋白)阳性、表明容易持续性过敏,下降表明耐受性出现。酪蛋白具有热稳定性,在>90 ℃条件下煮沸15分钟后仍保持很高的过敏原活性,煮熟和烘焙的牛奶制品均不能食用。 如果Bos d 4(α-乳清蛋白 ) 、Bos d 5(β-乳球蛋白)、Bos d 6(牛血清白蛋白) 阳性,由于它们对热敏感,90℃以上加热 15~20min 后可失去过敏原活性,烧开或烘焙的牛奶制品可以吃,下降表明耐受性出现。如果Bos d 6(牛血清白蛋白) 阳性,注意吃牛肉也可能过敏。
3、鸡蛋过敏,要组分检查。鸡蛋白成分中,如果Gal d 1(卵粘蛋白)过敏,表明可能是鸡蛋顽固性过敏。卵粘蛋白具有热稳定,煮熟和烘焙的蛋糕制品均不能食用。Gal d 2(卵清蛋白)、Gal d 3(卵转铁蛋白)、Gal d 4(溶菌酶)过敏、由于它们对热敏感,加热后可失去过敏原活性,烧开或烘焙的蛋糕制品可以吃。如果Gal d 2(卵清蛋白)阳性,注意疫苗过敏。鸡蛋黄成分中,Gal d 5(卵黄蛋白)较少过敏。
4、有尘螨过敏的临床表现,常规检查阴性,要组分检查。可能是次要组分 Der p5(脂质结合蛋白)过敏。
5、常规检查红虾、龙虾、鱿鱼 、牡蛎过敏,但没有临床表现,可能是尘螨过敏。(红虾(原肌球蛋白 Pen a 1)、龙虾(原肌球蛋白 Pan s 1)、鱿鱼(原肌球蛋白 Todp 1 、牡蛎(原肌球蛋白 Grag 1)与尘螨Der p10(原肌球蛋白)有交叉过敏反应。
6、尘螨主要组分:Der p1(户尘螨半胱氨酸蛋白酶),Der p2,Der f1,Der f2,Der p23蛋白过敏,脱敏治疗效果比次要组分:Der p5,Der p7,Der p21,交叉组分:Der p10(原肌球蛋白)蛋白过敏脱敏治疗效果要好。尘螨组分特异性IgE可作为脱敏治疗患者的筛选。
7、尘螨组分特异性IgG4会随着脱敏治疗过程不断增高,可作为脱敏治疗疗效评估的指标。
食物慢性过敏特异性IgG4检查:食物特异性抗体IgG4与食物抗原结合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IC)。IC沉积在肠道与其它部位毛细血管基底膜,能够激活补体,促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活化,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引起所有组织(包括血管) 发生炎性反应并表现为肠道与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食物特异性IgG4检测必须结合临床,金标准为食物激发试验。